近日短短幾日內,藝人安迪及裕隆集團董事嚴凱泰,皆約於50幾歲的壯年先後因食道癌病逝。除了讓人震驚、不勝唏噓,也讓民眾對食道癌增添恐懼。一名有抽菸習慣的82歲阿伯,帶著健檢時胸部的電腦斷層掃描影像找醫師諮詢,竟發現疑似有食道腫瘤侵犯到主氣管壁,卻並沒有明顯症狀,醫師急忙建議到腸胃科做進一步檢查。
食道癌症狀惡化台北植牙到較明顯時 癌細胞大多已經局部侵蝕擴散
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內科主任暨戒菸門診醫師巫慶仁指出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,食道癌在亞洲人死亡率較高。2017年台灣癌症發生率中,食道癌排名第9位,且好發於男性,位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5名。
食道癌大部分沒有症狀,通常以吞嚥困難為主,其次為食慾變差造成體重減輕、吞嚥疼痛,如果腫瘤壓迫到神經,還可能產生聲音沙啞、咳嗽症狀。因為是漸進式的先固體、後液體,慢慢吞嚥困難,當症狀惡化到較明顯時,癌細胞大多已經局部侵蝕擴散,預後很差。一般發現腫瘤後,五年存活率約只有10~15%,通常需要手術切除局部腫瘤,甚至切除食道再重建,並合併化療及放射治療。
硝基鹽類飲食植牙過程、菸酒檳榔皆為危險因子
造成食道癌的因素,巫慶仁醫師解說,包括合併過量飲酒、抽菸、嚼食檳榔、攝入含硝基鹽類等致癌物質的飲食,或是食物置放導致產生黴菌毒素。另外,過燙的湯湯水水、過鹹或過辣食物、慢性食道發炎、食道平滑肌遲緩不能症、胃食道逆流及輻射等,都容易造成食道細胞的長期損傷刺激,進而產生癌化。
防食道癌 從飲食改善4招
所謂的全口重建,顧名思義就是改善口腔內不良的狀況,將口腔現況做一個全新的改變的一套治療過程。所以,全口重建不單單只是假牙或植牙這麼簡單而已!因為一個需要全口重建計劃的患者,其口腔內的不良狀況往往是一個經年累月拖延造成的,因此為了移除病灶以及重建穩定咬合功能,一個完整的全口重建計劃,必須要配合各個牙科專業領域如根管治療科、牙周病科、口腔外科、齒顎矯正科以及贋復重建專科等等,做一個完整的療程評估及擬訂配合個人經濟條件因素,量身打造一套專屬的全口重建計劃,再按步就班的執行,也因此,全口重建往往需要耗費較長的療程時間。在全口植牙療程中,最需要的是患者本身的配合度,因為,除卻治療過程中的疼痛不適感以及漫長的重建之路,病人最需要去調適的是面對一個全新的口腔型態。
食道癌的診斷通常需使用食道攝影、內視鏡、電腦斷層等,但是診斷出時大部分已經侵蝕擴散,預後不佳。因此,巫慶仁醫師建議,最主要還是從改變飲食生活習慣等最重要的4招來預防,包括:
1) 少吃刺激類飲食/
例如過辣、醃製、燒烤的食物。
2) 湯與茶水不宜過熱時食活動假牙用/
食道為黏膜組織,大約只能承受50~60°C的溫度,長期過熱會導致食道慢性病變。
3) 戒除菸及檳榔、少喝酒/
戒菸、戒檳榔,並且減少過量或高濃度酒精類的攝取。
4) 飲食適量不過飽/
減少胃酸逆流到食道,造成慢性食道發炎。
吞嚥疼痛持續、胸前哽住 需進一步就醫檢查
巫慶仁醫師提醒,若有出現異常的吞嚥感覺甚至吞嚥疼痛數周,或吞嚥時胸前常容易哽住感,長期胃酸逆流,聲音莫名沙啞無法改善,就必須到腸人工植牙胃內科做進一步的檢查,才能及早發現病灶。此外,民眾也可以善用各醫療院所的戒菸門診協助戒除吸菸習慣,以減少致癌的風險。
自體植牙,居然還有這種方式?在牙齒保存學下,「拔掉牙齒,植入植體」不再是唯一的方式。如果是「拔掉牙齒,植入牙齒」,有沒有覺得好像在講謎之音,但不用驚恐,真的有這種術式,我們稱作「自體植牙」或「轉植牙」。這是一個將不健康的臼齒拔除後,再移入健康智齒的手術,聽起來很簡單,其實技術層面還頗高,可能要打聽有沒有經驗老道的醫師會做(不是老醫師喔)!這是一種植牙以外的特別手法,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,所以不可太強求,經過評估後不適合的話,就選擇植牙。目前自體植牙的成功率,大約百分之70至90。
留言列表

